來源:第一電動汽車網
12月9日,乘聯會發布2019年11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銷數據。
11月廠家批發銷量204.3萬臺,同比下降4.6%,環比增長7.3%,相對歷年11月稍強于10月的冬季走勢,今年11月的批發環比提升不強,全年市場走勢也趨于理性。

新能源市場持續下挫
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7.9萬臺,同比下降41.7%,環比10月增長15%。
在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銷量低迷依然是退坡之后銷售成本大幅上漲的影響,同時國六插混的擾動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純電動市場,乘用車批發6.6萬臺,增速同比下跌36%,環比增長30%,其中A級電動車同比增長22%,A00級同比則下降了70%。崔東樹表示,限購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緩且低線級市場新車需求相對低迷是純電市場下滑的主因。11月插混車型批發銷量1.11萬臺,同比下降62%,環比下降4%。
201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92.3萬臺,同比增速7.7%。崔東樹稱,目前新能源市場仍持續處于退坡后的持續調整期,在出行企業持續洗牌的大格局下,車型結構有望進一步向A、B級車型推演。
新能源市場的多維度突破
隨著新能源車的快速發展,網約車領域、高端豪華車、微型電動車等多個細分市場的新能源車表現優秀,電動化趨勢已經改變汽車市場。
在中國的網約車和出租車等出行領域,新能源車相對傳統車已經逐步形成綜合成本優勢。雖然購置成本稍高于傳統燃油車,但在高強度的使用場景下,電動車的低電價的使用成本優勢相對較強,加之營運車輛使用年限較短,網約電動車的認可度在不斷上升。近期部分城市已經明確新增網約車和出租車的電動化標準,這也是新能源車產品突破帶來的行業認可。
崔東樹表示,蔚來等國產高端電動車在市場的較早投放已得到一定認可,隨著奔馳、特斯拉等品牌的國產車型推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純電動化線路發展將更為豐富堅實,對車市高質量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